衡重相關小知識

磅的起源

本頁圖片/檔案 - Mainpage-6-2048x1536

 

點解一斤係十六兩

我們在香港街市買賣,通常用”斤=604.8g”( 港斤或司馬斤)作為交易單位元,然而香港的”斤” 並不等同中國大陸的”斤=500g”( 市斤),或台灣的”斤=600g”. (台斤)

香港使用的港斤/司馬斤(即斤-錢-分-釐-毫-絲-忽)制度源遠流長,雖然經過改變,但大概還是源於古代。當時馬是主要的運輸工具,因此“司馬”在管理馬的情況下,也要管理重量的計量。中國自周代開始就有重量單位:斤、兩、錢、分。

後來春秋戰國時代,由於士大夫階層紛紛擴充,各擁各自的勢力和制度,即使秦國內度量衡也不能保持統一,固有商鞅變法,統一秦國內度量衡。及後秦始皇一統六國,李斯更統一全國度量衡。

秦 一兩重16.14克 [一斤 = 258.24克] (西漢承秦制, 斤兩重也約此數) 
由於古代的斤遠比現時的斤為輕,所以常常在武俠小說看見大俠門隨時飲6,7斤酒,可能大概等於現時6,7包維他奶左右

 

而這制度的重點是一斤為十六兩,唐宋以後兩以下單位的為十進,至於為可選擇十六兩制,主要有以下兩個文間流傳 : 

傳說木桿秤是魯班發明的,根據北斗七星和南斗六星在桿秤上刻制13顆星花,定13兩為一斤;秦始皇統一六國後,添加「福祿壽」三星,正好十六星,改一斤為16兩。賣貨人如把東西稱給人家足秤,就得足了星(特別是福祿壽);如果買貨人剋扣斤斤,一兩就減福,扣二兩就損祿,扣三兩就折壽。

另一個傳說是李斯想不通重量制度,秦始皇的批示則寫了四個字:「天下公平」。李斯為了避免以後在實行中出問題而遭到罪責,就決定依著秦始皇批示的「天下公平」這四個字的筆畫數作為標準,於是就這樣定出了一斤等於十六兩。

到底為何選用十六兩制,始終沒有確實說法,但反過來說,他不被取消,肯定是有使用的方便,因為十六兩制是二進的,對用普遍知識水準不高的古代,較為方便。因此中國也不是唯一使用十六進的地方(*英國為另一用十六進的國家)